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足球报道

足球报道

Wedding photos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2025-09-2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大厅里,金属剑尖碰撞的清脆声响再次回荡在空中,十几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小选手们正在剑道上移动、突刺、防守,尽管口罩遮住了他们的脸庞,但眼中的专注与热情却难以掩盖,站在场边静静观察的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微笑着点头,这正是她最希望看到的场景——孩子们重新享受击剑运动的纯粹快乐。

重返剑道:安全与热情并存

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,北京市青少年击剑训练正在科学有序地恢复,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,王钰这几个月来一直在为击剑运动的安全重启奔波忙碌。

“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重返剑道。”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协会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指引,包括训练前后的体温检测、训练器材的严格消毒、控制同时训练人数等措施,各俱乐部都积极响应,执行得非常到位。”

王钰介绍,为了减少人员密集,协会创新性地推出了“分时段训练法”,将学员分成不同小组,错开训练时间,还开发了线上视频指导课程,辅助线下训练,帮助孩子们在居家期间也能保持基本动作练习。

“令我感动的是,孩子们回来后技术生疏了,但热情丝毫未减,他们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,更加专注地聆听教练的指导。”王钰动情地说。

击剑运动:超越竞技的成长教育

王钰认为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价值远不止于体育锻炼或竞技成绩。“击剑教会孩子们的是一种生活态度——尊重对手、遵守规则、冷静判断、果断决策,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。”

她讲述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故事:一个十岁的小剑客在疫情期间一直在家坚持基础动作练习,没有剑就用报纸卷成剑形,回到俱乐部后,他的技术不仅没有退步,反而因为这段时间的专注练习而有了明显提升。

“这孩子告诉我:‘王老师,我在家练习时就想像着回到剑道的那一天。’这种坚持和热爱,正是击剑运动带给孩子们最宝贵的礼物。”王钰说。

北京市击剑协会数据显示,目前北京市有近3000名注册青少年击剑运动员,参与击剑培训的儿童和青少年总数超过万人,尽管疫情暂时中断了正常训练,但学员流失率远低于预期,显示出孩子们对这项运动的高度认同和热爱。

科学训练:注重身心健康发展

针对长时间停训后重返运动可能带来的风险,王钰和她的团队特别强调了科学训练的重要性。

“我们要求所有俱乐部遵循‘循序渐进’的原则,不允许急于求成。”王钰解释说,“首先恢复基本步伐和动作训练,逐步增加运动强度,避免因过度训练导致运动损伤。”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协会还组织了多场教练员培训,邀请运动医学专家讲解青少年体能恢复的科学方法,同时特别关注学员的心理状态,鼓励教练们多与学员沟通,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。

“有些孩子刚开始回来时有些紧张,不仅是担心健康问题,也担心自己技术退步了。”王钰说,“我们告诉教练们要多给予正面鼓励,让孩子们明白运动的核心是享受过程,而不是单纯追求成绩。”

赛事创新: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

疫情改变了体育赛事的传统形式,北京市击剑协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比赛模式。

“我们计划推出线上线下结合的赛事形式。”王钰透露,“线下小规模分站赛与线上视频参赛相结合,既减少人员聚集,又让学员们有展示训练成果的机会。”

协会还开发了一套击剑动作智能识别系统,通过摄像头捕捉选手的动作,提供技术分析和评分,这套系统不仅用于线上比赛,也能帮助学员在家自我练习和提高。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”王钰说,“未来即使完全恢复正常,这些创新模式也会保留下来,成为击剑运动发展的新方向。”

让更多孩子享受击剑乐趣

谈到击剑运动的未来推广,王钰表示协会正在制定一系列计划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并喜爱上这项运动。

“我们计划与教育部门合作,推动击剑进入更多学校的体育课程。”王钰说,“同时也会开展‘击剑体验日’活动,邀请孩子们免费体验击剑乐趣。”

协会还特别关注农村和偏远地区儿童的体育发展,正在筹划一项“击剑公益计划”,向资源匮乏的学校捐赠击剑器材,并派遣教练提供指导。

“击剑被称为‘格斗中的芭蕾’,它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能培养人的气质和修养。”王钰说,“我希望更多孩子能够有机会体验这种独特的运动,享受剑道上的快乐。”

采访结束时,训练馆里的小剑客们正在排队握手致意——这是击剑比赛的传统礼仪,象征着对对手的尊重,尽管现在他们改用击剑轻触对方肩膀代替握手,但礼仪的精神丝毫未减。

王钰望着场内的孩子们,眼神中充满希望:“看到他们重新在剑道上绽放笑容,我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,击剑不只是一项运动,它是一种教育,一种生活态度,更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。”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