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
在晨曦微露的击剑馆里,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身着雪白剑服,手持重剑,步伐稳健地踏上剑道,金属碰撞声清脆响起,年届古稀的张建国目光如炬,每一个弓步突刺都带着破空之声,今年七十岁的他刚刚获得全国老年击剑锦标赛冠军,此刻正为下一个目标全力以赴——代表中国参加2025年世界年长者击剑锦标赛。
"年龄只是数字,我的剑尖依然年轻。"张建国擦拭着额头的汗珠,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三年前,退休的他在社区活动中心第一次接触击剑,便与这项运动结下不解之缘,从最初连剑都握不稳,到如今能在赛场上连续交锋十多回合,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"生命在于运动"的真谛。
每天清晨五点半,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,张建国已经出现在市体育中心的击剑馆,热身、步法训练、技术练习、实战对抗,这套流程雷打不动地持续了两个小时。"击剑是一项需要极高专注力的运动,它让我保持头脑清醒,身体灵活。"张建国说这话时,正熟练地整理着手中的器材。
他的教练李维敏告诉记者,张建国的进步速度令人惊讶:"许多年轻选手都难以坚持的高强度训练,张老师却从不缺席,他的毅力和专注度远超常人,这或许就是他能在这个年龄取得优异成绩的秘诀。"
在击剑馆的墙上,挂着一张张建国亲手绘制的时间表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训练计划和技术要点,令人惊讶的是,他还自学了视频分析软件,经常将自己的训练录像与专业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进行对比研究。
张建国的生活并非一直与体育相伴,退休前,他是一名机械工程师,整天与图纸和零件打交道,退休后,像许多人一样,他经历了短暂的迷茫期,直到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击剑比赛。
"那一刻,我被运动员优雅而充满力量的动作深深吸引。"第二天,张建国就报名参加了击剑体验课,起初,家人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了这样高强度运动,但看到他日益焕发的精神状态,逐渐转变为全力支持。
张建国的妻子每天都会为他准备营养餐,儿子则成了他的技术顾问,经常帮他分析比赛录像。"父亲找到了真正的热爱,我们看到他比工作时更加快乐和充实。"儿子张伟说道。
专家指出,像张建国这样在晚年从事竞技运动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,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最新研究报告显示,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能够显著延缓衰老过程,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
"击剑运动尤其适合年长者,"研究报告首席作者陈教授解释,"它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,改善身体协调性,还能有效刺激大脑活动,预防认知能力下降,所有运动都必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,并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。"
张建国的训练计划就充分体现了科学性,除了击剑专项训练,他还每周进行两次水中有氧运动和三次力量训练,并严格执行休息恢复计划,他的健康指标令医生都感到惊讶——血压、心率、骨密度等数据堪比五十岁中年人。
世界年长者击剑锦标赛是国际击剑联合会主办的顶级赛事,每年吸引全球数千名中老年击剑爱好者参与,2025年的赛事将在法国举行,张建国正在为参赛资格而努力。
"距离世锦赛还有一年多时间,我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。"张建国认真分析着自己的技术特点,"我的优势是经验和稳定性,但需要加强进攻的爆发力和连续交锋能力。"
为此,他特意增加了反应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,训练馆里,他经常与年轻选手一起练习,从不同代际的剑手那里学习新技术、新思路。"这些年轻人教我新技术,我则与他们分享人生经验,我们是互相学习的关系。"张建国笑着说。
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像张建国这样活跃在体育赛场上的老年人正逐渐增多,根据体育总局最新数据,中国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老年人已超过1亿人,其中参加竞技性体育活动的比例逐年上升。
各地政府和体育组织也积极响应这一趋势,纷纷推出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项目和赛事,全国老年体育协会今年新增了包括击剑在内的多个比赛项目,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。
"体育运动不应该有年龄界限,"体育社会学家王教授表示,"老年人参与竞技体育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,也能改变社会对老龄化的刻板印象,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和可能性。"
对于明年的世锦赛,张建国既有期待也有平常心。"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,成绩反而是次要的。"他说,"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,鼓励更多同龄人走出家门,寻找属于自己的精彩。"
他的故事已经开始影响周围的人,社区里,越来越多退休人员加入各种运动团体,从太极拳到交谊舞,从门球到游泳,银发族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。
训练结束后,张建国仔细地擦拭着剑身,动作轻柔而专注。"这把剑就像我人生的延伸,"他微笑着说,"它告诉我,只要心怀热爱,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追梦。"
窗外,阳光正好,这位七十岁的剑客收剑入鞘,步伐坚定地走向更衣室,明天,他还将再次站在剑道上,为心中的梦想而战,在那片方寸之地上,年龄早已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依然跳动着的年轻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