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2025-09-27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年轻选手引起了全场关注,年仅13岁的姜鑫瑞以犀利的进攻和沉稳的防守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摘得银牌,这位身材高挑、眼神坚定的少年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每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而站在剑道上,我明白只能依靠自己。”

从羞涩少年到自信剑手

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始于四年前,当时9岁的他在学校课外活动体验课上第一次拿起佩剑,便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“最开始只是觉得剑很酷,但真正练习后才发现这项运动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快速决策能力。”姜鑫瑞回忆道。

他的启蒙教练李劲松告诉记者:“鑫瑞刚来时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,不太敢与人交流,但通过一次次训练和比赛,他不仅技术水平提高,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,击剑运动确实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。”

赛场上的孤独与成长

在本次锦标赛的半决赛中,姜鑫瑞遭遇了上届冠军刘皓宇,比赛一度陷入胶着状态,双方比分交替上升,关键时刻,姜鑫瑞连续做出几个精准判断,最终以15比13险胜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,这是姜鑫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“当戴上面罩,站在剑道上,所有外界声音都消失了,你能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,教练的指导、家长的鼓励都在那一刻转化为自己的判断和行动。”

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正是击剑运动的魅力所在,中国击剑协会青少年发展部主任王建军指出:“击剑是一项‘智勇双全’的运动,要求选手在高压环境下瞬间做出决策,这对青少年的心智成长极为有益。”

技术与心智的双重磨练

姜鑫瑞的日常训练安排得满满当当,每周6天,每天3-4小时的训练量对于13岁的少年来说并不轻松,但他却乐在其中。

“我最喜欢的是实战训练和视频分析环节。”姜鑫瑞介绍说,“通过回看比赛录像,我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,研究对手的习惯动作和战术倾向,这帮助我在比赛中能够更快地读懂对手的意图。”

他的现任教练张涛评价道:“鑫瑞的成功不仅仅源于他的天赋,更重要的是他的钻研精神和心理素质,他能够把压力转化为动力,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头脑,这是很多成年选手都难以达到的境界。”

学业与击剑的平衡之道

作为一名初二学生,姜鑫瑞同样重视学业成绩。“击剑训练培养了我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专注度,这些能力同样适用于学习。”他的班主任老师表示,姜鑫瑞在班级中成绩名列前茅,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学科表现突出。

“击剑中的距离感、角度和速度计算其实都与数学物理知识相关。”姜鑫瑞笑着说,“我能把训练中的思维方式用到解题中,反过来又用学到的知识理解击剑技术原理。”

这种相辅相成的效果也得到了科研证实,北京体育大学最新研究显示,从事击剑运动的青少年在执行功能、空间认知和快速决策能力测试中的表现普遍优于同龄人。

未来的梦想与规划

谈到未来,姜鑫瑞目光坚定:“我的短期目标是入选国家青少年集训队,长远来看,希望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。”

2025年将举办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,中国击剑协会正在组建新一代青少年代表队,姜鑫瑞的出色表现已经引起了国家青年队教练组的关注。

姜鑫瑞的父母表示,他们会尊重孩子的选择,不会给他过多压力。“我们希望击剑能够成为他终身受益的财富,无论是作为职业还是业余爱好。”

击剑运动的新生力量

姜鑫瑞只是中国击剑新生代中的一员,随着击剑运动在国内的普及,越来越多青少年加入到这项运动中,中国击剑协会数据显示,2025年注册的青少年击剑运动员人数较五年前增长了近三倍。

“青少年击剑的蓬勃发展为我们选拔优秀苗子提供了更多选择。”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这样评价道,“像姜鑫瑞这样既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年轻选手,正是中国击剑未来的希望所在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对于同样想要尝试击剑运动的青少年,姜鑫瑞给出了自己的建议:“不要害怕失败,每一次比赛都是成长的机会,击剑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术,更是面对挑战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。”

随着采访结束,姜鑫瑞又回到了训练场上,他的身影在剑道上穿梭,每一次进攻都充满力量,每一次防守都稳如磐石,这个13岁少年用手中的剑,不仅划出了比赛的胜负界线,更划出了自己成长的轨迹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