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国足再遭日媒嘲讽,实力不济参赛无意义,东亚杯存在价值受质疑

2025-09-17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日本媒体《足球评论》的一篇报道引发热议,文章直言中国国家足球队水平过低,与其比赛“纯属浪费时间”,并建议取消东亚足球锦标赛(东亚杯)或调整参赛机制,这一言论迅速在亚洲足球圈发酵,再次将国足推上风口浪尖。

日媒批评:比赛质量与竞争失衡

《足球评论》在分析中指出,中国队在近年国际赛事中表现持续低迷,世界排名长期徘徊在亚洲第10名左右,与日本、韩国等球队差距显著,文章举例称,近5次东亚杯交锋中,中国队对日本队取得1平4负,场均失球达2.4个,且多数场次“缺乏战术对抗性”,日本媒体认为,此类比赛无法帮助强队练兵,反而可能拉低赛事观赏性和商业价值。

该媒体还援引数据称,东亚杯近两届电视转播收视率下降约30%,赞助商兴趣减弱,部分原因在于“强弱分明”的赛制设计,日本网友评论中,超过70%的受访者支持“取消或改革东亚杯”,认为应引入更多竞争性队伍。

背景溯源:国足困境与东亚杯定位

东亚杯自2003年创办以来,旨在促进中日韩及东亚地区足球交流,但近年来,中国队成绩持续下滑:2022年东亚杯仅获第三,2023年友谊赛多次负于亚洲二线队伍,国际足联最新排名显示,中国队位列亚洲第11位,创近十年新低。

日本和韩国常以国内联赛球员或年轻阵容参赛,仍能轻松取胜,这种实力落差导致赛事逐渐失去悬念,日本足球名宿本田圭佑曾公开表示:“亚洲足球需要竞争,但前提是双方能互相促进。”

国足再遭日媒嘲讽,实力不济参赛无意义,东亚杯存在价值受质疑

多方回应:从愤怒到理性反思

中国足协暂未正式回应日媒言论,但国内足球界人士纷纷发声,前国脚范志毅在社交媒体上坦言:“嫌弃是事实,但更要知耻后勇,我们不能总靠历史战绩说话,必须从青训和联赛改革入手。” 知名评论员黄健翔则指出:“日媒观点虽尖锐,却揭示了亚洲足球生态的失衡问题。”

韩国媒体《首尔体育》持中立态度,认为“取消赛事并非最优解,但需重新评估赛制”,例如扩军至澳大利亚或东南亚球队,日本足协官员私下透露,改革提案已提交东亚足球联盟讨论,但短期内赛事仍将按计划举办。

深层分析:亚洲足球格局与国足定位

日媒的“嫌弃”背后,折射出亚洲足球多极分化的趋势,日本、韩国、伊朗等队稳居世界杯常客行列,而中国队仍在亚洲二、三线之间徘徊,专家认为,这种差距源于足球体系、青训投入和职业化程度的差异,例如日本注册球员超百万,中国不足十万;J联赛年产值是中超的2倍以上。

国足的战术稳定性、球员留洋比例和心理素质频受诟病,2023年世界杯预选赛失利后,球队进入新一轮重组,但效果尚未显现。

未来展望:改革或机遇?

面对质疑,东亚足球联盟可能考虑两种方案:一是引入预选赛机制,让更多地区队伍参与;二是改为邀请制,灵活组建参赛阵容,中国足球若想打破“被嫌弃”的循环,需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——包括加速年轻球员留洋、优化联赛薪资结构、并深化青训体系改革。

2025年东亚杯暂定于中国举办,这或成为国足正名的机会,正如网友所言:“与其抱怨外界批评,不如用球场表现回应。”

国足再遭日媒嘲讽,实力不济参赛无意义,东亚杯存在价值受质疑

体育竞技的本质是尊重与进步,而尊重只能靠实力赢得。 对于国足而言,每一次“被嫌弃”都应转化为改革的动力,而非沉默的借口,亚洲足球的未来需要多元竞争,但更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自我突破。

搜索